日本社會的性風俗、性文化是怎么產生的?
說到日本性文化不得不提日本說江戶時代興盛游女
江戶時代,去游郭找游女玩樂并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不僅是單身男子,有妻子的去游郭取樂并不少見。吉原最初是白天營業,有身份的武士不好意思單獨出入;搬入新吉原后晚上營業,有身份的人再也不用不好意思進入玩樂,用現在的思維來看當時人們的性開放的程度非常高。
江戶時代當時人們的主觀思想是“男人出去玩樂是沒辦法事情”、與其跟一個沒有經驗女人做還不如跟游女玩樂,經常跟沒有經驗的女人做當時有個詞匯叫做“ぼろっ買い”(撿便宜)經常會被人歧視,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當時的男性著實令人嫌惡,但這也是男權社會特色之一。
而且當時流行的歌舞伎和浮世繪上都有游女的作品,如同現代藝人一般。對當時生活在江戶的人而言,游女如同生活在每一個人的周邊。為了看游女的頭飾和衣著專門去吉原游玩、在祭和賞花時候很多家庭專門帶小孩去吉原游玩。
幕末時期嫁到德川家的篤姬天璋院同近衛家的村岡局一同去吉原觀光,之后吉原成了江戶的觀光名所。
女性在游郭工作被稱為“廓勤め”。一般游女從被賣身開始幾乎要在這里呆上十數年,工作強度非常大,普通老百姓也非常理解。沒有人會認為他們是“喜歡男人喜愛淫亂的人”,她們被認為是為了救助自己家族,舍棄自己報答父母養育之恩的人。這是當時社會的普遍想法,因此社會上對游女并沒有特別大的歧視,娶游女當妻子的人也不在少數。
當時在荷蘭商館作為醫師的Engelbert Kaempfer撰寫的《日本誌》(1727年)有令他驚訝的記述:
游女奉公結束后,與有身份的市民公證結婚, 沒有被人們追究賣身的過去。竟然被認為是市民的夫人。
作者認為游女跟市民結婚是不可想象事情,在歐洲從事這種行當一般都會飽受歧視,即使金盆洗手也不可能和普通市民結婚。
1775年來到日本的瑞典植物學家Carl Peter Thunberg 在《江戶參府隨行紀》中記載:
這些人真是非常奇怪,幼女時期被家人賣掉,工作到一定時間可以重獲自由后,完全沒有人在乎她的身份堂堂正正的跟普通人結婚。
男性游郭“陰間茶屋”
明治時代以前的的日本、男性之間的戀愛對當時人而言是非常正常一件事情。在這個大的時代背景下,江戶時代發展出來了男娼的“陰間茶屋”。陰間指的是,賣春的男性少年。在陰間茶屋工作的一般是歌舞伎演員,陰間茶屋一般都同演劇場非常近。
春畫也經常會描述男性之間的事情,而且還會公開出售。對當時的庶民而言,男娼跟游女一樣存在于自己身邊是正常不過的事情。
可見當時人們對性文化非常寬容~
聲明:本篇經驗系酷知網「www.coozhi.com」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