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路徑
2022-10-13
臨床路徑(clinical patbways)是指醫師、護士及其他專業人員針對某些病種或手術,以循證醫學依據為基礎,以提高醫療質量、控制醫療風險和提高醫療資源利用效率為目的,制定的有嚴格工作順序和準確時間要求的程序化、標準化的診療計劃,以達到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減少資源浪費、使患者獲得適宜的醫療護理服務的目的。
1 臨床路徑的內容
1.1 醫師版臨床路徑
醫師版臨床路徑包括標準住院流程和臨床路徑表單。其中標準住院流程包括:臨床路徑的適用對象、診斷依據、選擇治療方案的依據、標準住院日、進入路徑標準、選擇用藥、出院標準、變異及原因分析,手術患者還包括術前準備、手術指標等。隨著臨床路徑管理工作的不斷深入,醫師版臨床路徑文本的格式和具體內容需要不斷調整和完善以增加多樣性和可操作性。
1.2 護理版臨床路徑
護理版臨床路徑包括護理處置、宣教、預期目標、結果評價等內容。
1.3 患者版臨床路徑
具備條件的醫院需制定和實施患者版本的臨床路徑。患者版臨床路徑用通俗的語言描述診療計劃,盡量采用文字描述與圖表相結合的形式表達,能體現患者參與診療的過程,按照疾病診療階段分別制定相關項目,包括住院期間每日的主要醫囑、醫師和護士的主要工作及其患者需要配合的事情。
2 醫療機構臨床路徑的制定與實施
參見《WS/T 393—2012 醫療機構臨床路徑的制定與實施》
3 已發布的臨床路徑
截止2016年12月2日,衛生部、國家衛計委共發布1010個臨床路徑。
2017年5月31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委托中華醫學會發布23個專業202個病種的臨床路徑。
2019年12月2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發布224個病種臨床路徑(2019年版)。
醫學百科已收錄全部1436個臨床路徑。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