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喂出來》教學設計
【目標聚集】
1、理解課文內容,理清故事情節。
2、明白本文所反映的深刻主題:正視城市環境污染問題,樹立環保意識。
(資料圖)
3、學習科幻小說的寫法。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復述故事情節,理解本文所反映的深刻主題。
2、難點:學習創作科幻小說的要素。
【教學設想】
1、本文的故事情節較復雜,可安排學生討論,理清故事情節,這樣,便于把握文章內容,便于理解、分析。
2、想象是創新的源泉,正是因為有了豐富奇特的想象,才有了《喂──出來》的精彩。
科幻小說是一個想像世界。引導學生探究作品的寫法,為自己的寫作提供借鑒。
3、展開學生的思維,大膽發揮想像,續寫本文,學寫科幻小說。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同學們一定讀過科幻小說吧。能給大家介紹介紹嗎?(學生發言)
2、老師也知道一個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就是──哈利·波特。(展示課件圖片)你能說說喜歡他的理由嗎?(學生發言)
3、那么大家一定很好奇,也很有興趣:這么一部精彩的科幻小說是如何寫出來的呢?今天,我們就借日本作家星新一的這篇文章來探究一下科幻小說的創作經驗。或許不久的將來,同學們也能寫出一部偉大的科幻著作呢!
二、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1、你有疑問嗎?和大家共同商討商討。(學生自由瀏覽課文,討論疑問)
(提示:最大的難題是課文的結尾部分讓人費解,引導學生聯系課文的開頭,發揮想象,了解小說含蓄而戛然而止的寫法。)
2、你能試著復述故事嗎?(學生自由探討、發言)
(明確:廟塌→洞現→洞深→叫聲→小石頭→柵欄→各色人的反應→商人買下→倒入各種廢品→叫聲→小石頭)(展示課件:小說的情節鏈)
3、明白道理:(學生發言)
不顧環境污染,漠視環境污染,茍且偷安,終究要自食其果。破壞大自然,必遭到大自然的報復。
三、研讀課文,學習創作
1、探究想象活動:
⑴洞是怎么來的?它被人們用來做什么了?那個洞真的是無底的嗎?最后怎么樣?比喻什么?(學生討論、發言)
提問:那么通過這個問題的討論,大家注意到我們在創作中應該注意什么?(學生發言)
引導明確:1、在創作中,應該有一個基本點(比如洞是這篇文章的一個基本點)
⑵構想一套基本情節(比如由洞的發現引出洞被當作城市的垃圾箱到洞里的東西重新傾倒出來,這就是基本情節)
⑶提問:做到這兩點的方法是什么呢?(學生發言)
引導明確:方法是將現實事物附加上一種幻想,成為靈感的來源。
2、探究想象活動:
⑴圍繞洞這個基本點,作者還寫了哪些內容呢?(比如:怎么讓洞出現,人們有哪些反應,這個洞怎么會成了城市垃圾箱等。)(學生討論、發言)
⑵提問:通過討論這些問題,同學們有什么啟發嗎?(學生發言)
引導明確:想象還必須有大量具體的細節,才能豐富多彩、生動有趣
⑶提問:方法是什么呢?(學生發言)
引導明確:方法是自己給自己提出問題,根據生活經驗加以想象。
3、探究想象活動:
⑴除了環保的話題,你從本文中還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啟示?(學生討論、發言)
(提示:課件展示若干從課文中提煉出來的啟示加以補充)
⑵提問:這對同學們的創作有什么啟發呢?(學生發言)
引導明確:文章應該有豐富的內涵,讓我們在奇妙科幻的世界里感知生活的.真理。
⑶提問:方法又是什么呢?(學生發言)
引導明確:方法是多多觀察生活,認識社會,思考人生。
除此之外,你認為課文中還有哪些方面能夠為我們創作科幻小說提供有益的借鑒?(提示:人物刻畫、結構、語言、生活的積累、靈感等)(學生討論、發言)
老師也獲得了一個有益的啟示,送給大家,不過是借用愛因斯坦的一句話,那就是:想象力比知識本身更重要。(課件展示)
⑷提問:方法又是什么呢?(學生發言)
明確:多看,多想。
另外,老師還送給同學們一句話:永遠不要忘記哈利·波特。因為老師希望同學們能永遠保持旺盛的想象力,這樣你們的思維會得到不斷的開發,永遠具有創新意識。
四、總結
你會寫科幻小說了嗎?
1、基本點+基本情節+具體細節:
2、表現的主題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有著豐富的涵義,讓我們在奇妙科幻的世界里感知真理。
3、有豐富的想象力。展開你想象的翅膀,為文章續寫一個結尾吧!
五、拓展延伸,欣賞漫畫
(展示課件)
這幾幅畫會讓你想到些什么?試著寫一寫。
請同學們試著在課后寫寫看。相信大家在這節課學到了一些有用的創作方法,請你們也騎著哈利·波特的魔幻掃帚在想象的世界里遨游一番,去盡情享受想象帶給你們的快樂!
【課后反思】
這是一篇微型科幻小說,文章的主旨在理解了文意之后很容易把握,關于環境污染的話題,學生很熟悉也很容易理解。在教學設計之初,總感到僅停留在保護環境的話題上,一節公開課將無法將課文內容深入下去,學習也將膚淺地由課文而無限制地延伸到一些與語文學習無關的話題上去。所以后期就轉而把討論分析文章的寫法作為這節課的主要內容,希望學生能由這篇課文內容的探討而聯系到他們喜愛的科幻小說以及科幻小說的創作,激發他們的創作興趣,為他們在課余提供一個更為廣闊的寫作空間。另外,想象力是初中學生的寶貴品質,也想通過這節課讓他們明白:保持想象力會使他們受用終生,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想象力的人是一種能力也是一個偉大的目標。
課文的分析始終貫穿整個課堂,課本是文本,學生在一節課后,不僅對課文內容了如指掌,也應在寫作的方法上有所領悟,而且應是一種帶有濃厚興趣的領悟。課下有學生續寫了這篇課文,不僅與原文情節相照應,而且學會了一些創作方法,看來收獲來自于課堂的有益點撥。
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